上海誕生了首位快遞行業的高級工程師。 2021年1月14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圓通速遞獲悉,上海市郵政管理局組織推薦該企業一名高層次技術人才申報快遞工程技術高級職稱,已成功通過公示生效。 這名備受社會矚目“快遞界教授級高工”便是圓通速遞的技術骨干金龍。 金龍的辦公區灑滿陽光,桌面陳設簡單,工具只有一臺國產電腦。每有同事靠近,他輕微抬頭示意微笑,一臉和悅,溫潤陽光。 金龍是吉林延邊人,1977年出,朝鮮族,本科從延邊大學畢業后,借助母語優勢赴韓國深造,碩博畢業于韓國忠北國立大學。 2007年畢業到2016年6月,金龍就職于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的郵政物流技術研究部,其研究領域是郵件處理設備研究及相關信息管理系統研發。 工作需要長期伏案思考,喜歡安靜的金龍習慣用手屢住頭發。放松間隙,他會加噴點發蠟,整理下造型。高度專注的工作外,他喜歡跑步健身,從不間斷,他的辦公桌地面有個點綴著粉色花朵的電子秤。 從2016年9月至今,金龍回國,來到快遞企業大本營上海市青浦區,就職于圓通速遞。 在圓通期間,他負責研發了“四合一RF隧道機”設備、“人臉識別無人取件閘機系統”“快遞面單信息OCR識別平臺”等項目,讓圓通成為引領行業變革的創新先鋒。 金龍在圓通的工作,圍繞在辦公室、運轉中心和食堂“三點一線”。助力設備智能化升級,提升快遞行業效率,是他和同事們的使命所在。 金龍牽頭研發的這些新技術、新設備,對快遞行業提升效率、降本增效有重要意義。 以“人臉識別無人取件閘機系統”為例,可通過人臉信息比對完成寄件、智能安檢、人臉識別自助取件,電子簽收和掃碼簽收等環節,建設智慧快遞終端,完善末端公共共享智慧快遞的建設,形成示范,后續在其他區域進行推廣建設,將智慧創新模式應用與推廣到快遞行業,以打造成行業智慧快遞實驗基地標桿,緩解整個行業末端派送壓力,降低派送成本,使快件收寄智能化、便捷化。 這個項目已經在南京郵電大學的科創基地上線使用。 調研,商討,優化,金龍帶領同事們攻破一個個技術難關。 “上海有名快遞員工當了‘教授’!”消息一出,竟然沖上微博熱搜。 這雖然不是網友們以為的“快遞員也能當‘教授’”,因為這是“快遞業技術人才”,而非普通快遞員,但是,這也是上??爝f工程技術高級職稱評審實現突破的“首位”,對拓展快遞行業高層次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解決他們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需求,鼓勵他們扎根上海、服務上海具有重要的引導和示范意義。 在圓通工作幾年下來,金龍深愛自己效力的企業和生活的城市,已將妻女都接到上海,順利落戶,還在嘉定新城實現了購房安居夢想。 快遞行業的轉型升級,早已經從一線操作人員“人海戰術”轉移到金龍等幕后技術人員主導的科技實力比拼。 此次圓通速遞高層次技術人才評審高級職稱,是在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建設交通工作黨委和交通委的支持指導下,根據民營企業高層次技術人才職稱評審“直通車”制度,由上海局和相關行業專家推薦上報、相關高評委專家評審通過的。 上海此舉也給全國快遞行業“尊重人才、關愛人才、留住人才”指引了方向。 去年以來,快遞物流行業進入巨頭廝殺與整合時期,各家企業核心競爭力就是智能化帶來的提質增效,這對金龍來說壓力很大。 近年來,上海市建立了職稱評審“直通車”制度,對本市民營企業中業績貢獻突出的高層次人才,可比照同類人員,直接申報高級職稱。 上海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上海市郵政管理局大力推進快遞工程技術職稱評審工作。重點圍繞快遞網絡工程、設備工程和信息工程三類行業專業技術人才,在初級、中級職稱評聘的基礎上,針對高級職稱開展課題研究、加強政策服務和信息服務,現已基本搭建完成初中高級三級職稱評價體系框架。 下一步,上海局將總結經驗,加強摸底調研,完善職稱評審體系,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構筑高層次技術人才“蓄水池”。 欄目主編:張春海文字編輯:張馳圖片編輯:張馳編輯郵箱: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李茂君蔣迪雯攝影報道 來源:作者:李茂君蔣迪雯
掃描上面二維碼,微信咨詢
落戶上海咨詢熱線:13671738356
公司地址:上海市徐匯區虹橋路777號匯京國際廣場2301、2309室
咨詢熱線
13671738356